车迷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3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先感谢国家,再感谢.............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1:5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晚去个油站加油,11.25分说领导要下令调价,不给加了,骂了几句娘. 还是 急忙去另一个加.结果在离不到500米的另一个油站加到了,.问问价格调了吗?有无油量限制? 回答说未,也无限制.到12点再调价.我还表扬了那个加油的小弟,说他们公道. (人真贱,这不是应该的吗?)

回来后气不过,刚好看到上月美国公干时租车的照片,有个美国油价的,一时兴起,发泄发泄闷气,不过业务不熟悉,图片超过400k, 半路文字掉了,更闷,就发图片算了.
今天回来看看回复,又觉得没说清楚, 有点不忿,再写…………

图片说明: 里面特殊的地方油价/油号问题:
1.        里面的油号87#=中国90#
里面的油号89#=中国93#
里面的油号93#=中国97#
看来我们又给忽悠了.
2.怎么这么多人不会换算?有点晕,算给各位大哥看看吧. 美国油价是加仑为单位

87#  Usd2.819/加仑= usd2.819x6.81 =rem19.20/3.785升=rem5.07/升
89#  Usd2.919/加仑= usd2.919x6.81 =rem19.20/3.785升=rem5.25/升
93#  Usd3.019/加仑= usd2.819x6.81 =rem19.20/3.785升=rem5.43/升
流口水吧!!!!

为什么看不到有什么委说这个要和国际接轨? 反正我之前这么多国际接轨的东西,我是没看到一个真能接到,而且接到了我们肯定不会高兴的.

中国几大全球最大市值公司如果用这个价格放到中国卖油, 肯定倒闭. 为什么美国的公司能这么便宜还能赚这么多钱? 国人的经济精英都在干吗呢?

再先感谢国家,再再感谢………………….

P3191254-1.jpg (302.89 KB, 下载次数: 7)

P3191254-1.jpg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1:52:07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坐个沙发

哈哈,没掉.
板凳
发表于 2010-4-14 22:28:28 | 只看该作者
rem
人民币在ISO4217标准上是CNY (ChiNaYuan)
地板
发表于 2010-4-14 22:35:09 |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0-4-14 22:36:27 | 只看该作者
有个帖子,对比中美的富裕程度,全部用一块钱来比较,老美便宜得不行啊!
6
发表于 2010-4-14 22:41:16 | 只看该作者

在此,GOOGLE来的

中美生活成本对比透视 (这里美国数据用美元,中国是人民币,实话说美国人均收入是2、3万美元,中国是2、3万人民币,所以你可以把人民币和美元当作等值),看看大家一块钱,都能干啥
网上很多人在讨论中国的生活成本太高,特别是在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同样收入的购买力情况之后更是如此,引用如下:
在美国买辆奔驰E-320,50000 元,相当于半年多的工资。
>> 在中国买辆奔驰E-320,980000 元,相当于十年多的工资。
>> 在美国买双意大利皮鞋,50 元上下。
>> 在中国买双意大利皮鞋,1500 元上下。
>> 在美国租一套三居室,1000 元上下。
>> 在中国租一套三居室,2000 元上下。
>> 在美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4 元。
>> 在中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20 元。
>> 在美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500 块差不多了。
>> 在中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2000 块还不够。
>> 在美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顶死了1500。
>> 在中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怎么也要 30000。
>> 在美国买斤瘦猪肉,三元。
>> 在中国买斤瘦猪肉,十元。
>> 在美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十元。
>> 在中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百元。
>> 在美国买一课哈根达斯,三块!
>> 在中国买一课哈根达斯,六十!
>> 在美国 Holiday Inn, 七、八十块。
>> 在中国 Holiday Inn, 七、八百块。
>> 在美国加满一箱汽油,三十块足够。
>> 在中国加满一箱汽油,三百块也足够。
>> 在美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 万。
>> 在中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250 万。
>> 在美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0 元。
>> 在中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40 元。
>> 在美国用手机,一个月5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 在中国用手机,一个月500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 在美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8块!
>> 在中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50!
>> 在美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元。
>> 在中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0元。

通过对比,大家发现 ,同样都是白领阶层,同样每个月挣3000元(不考虑汇率差别的情况下),美国民众的购买力大概是中国人的十倍,由此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物价真的是太贵了,不仅相对值上中国的物价远超美国,甚至一些产品的绝对值(房子、汽油、生日蛋糕)中国都比美国贵。

不由得有人戏谑“中国有风险,投胎需谨慎”

如果我们暂时超脱出日常生活得艰辛,理智的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也许我们可以发现更多在抱怨之外的东西: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决定了生活水平的差别。

即使在中美两国各种资源完全相等的情况下,美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中国的6到7倍(中国人口的倍数),何况美国的自然资源和历史积累更加丰富,而且他更多的“掠夺”了全球资源。

具体来说,在分配绝对平均的情况下,美国人的住房应该比中国人大6倍,或者说同等面积的住房比中国便宜6倍。其他产品也是同样道理。

放到社会阶层中间来看,为了达到社会的最高层次,美国人需要跟2亿人竞争,而中国人需要跟13亿人竞争。也就是说,不要看大家都是白领阶层,中国的白领阶层在横向对比的情况下,在社会中的地位实际上是远远低于美国白领阶层在美国社会的地位的。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在美国,拿10000元月薪你可以住30亩的大房子,而在中国,你必须拿100万月薪。大家的资源量不同,所以社会分配与排序肯定不同。

ok!由此看来,中国人不应该抱怨我们的生活成本更高,物价更贵,因为我们想达到美国同样阶层的生活水平,实际上我们必须在中国的社会地位高于在美国社会的地位。这是正常的吗?

答案是:不!形成这种局面,是因为我们盲目的学习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分配办法,而忽视了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在两个国度中的天差地别。

很多专家呼吁和鼓励中国的“中间社会力量”也就是他们说的“中产阶级”的形成,认为他们可以和美国的中产阶级一样起到提升整体社会水平的作用。但是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在中国如果要形成与美国有同样消费实力的中产阶级,实际上他们在中国社会中与社会地层的差距要远远大于美国中产者与社会地层的差别。

结果就是,贫富差距“必须”要远远大于美国,我们才能形成所谓的中产阶级。实际上他们在中国根本就不是中产者,而是“高产阶级”(资产阶级出现了)

在中国现在的资源拥有量水平下,我们的社会整体水平和生活质量应该是无法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的,我们有13亿人,但是我们无视这个事实,盲目的追求并且打造了一个群体,他们在人均资源量只有美国的1/6(实际上都远远不到)的情况下,享受与美国人同样甚至更高的生活水准,那么他们必然侵占了更多普通人的资源,让这些人的生活质量更加的低下。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句话的大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确实只有先富才能带动后富,但是“富”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被带入了一个极大的误区,我们在和资源量比我们丰富的多的国家做比较。要知道,如果我们与美国同样富裕,意味着我们对资源的使用效率要超过美国6倍以上,我想这是我们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组织效率都很难达到的。

因此,我们国家需要一个更加务实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考量社会顶层的状态,而是注重整个社会的平均状态。同时,我们确实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对资源的有效使用上超出对手,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比较好的解决社会公平与整体发展水平协调的问题。

题外: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将调整分配作为明年的重点经济工作实在是应有之意!!
再题外:梦想美好生活的同学们,我们要付出6倍的努力!!!!!
7
发表于 2010-4-14 22:59:23 | 只看该作者
要接轨就徹徹底底和国际接轨!不要忽悠老百姓!草泥马!在美国一家五口一个月的伙食费500美金已吃得很好了,我们行吗?我们500人民币行吗?
8
发表于 2010-4-15 00:00:48 | 只看该作者
無錢移民噶路過
9
发表于 2010-4-15 00:21:55 | 只看该作者
里面的油号87#=中国90#
里面的油号89#=中国93#
里面的油号93#=中国97#

是这么对比的吗?
10
发表于 2010-4-15 03:29:25 | 只看该作者


万岁!万岁!!万万岁!!!

11
发表于 2010-4-15 08:51:46 | 只看该作者
地球只能支撑一个美国的生活方式
12
发表于 2010-4-15 09:02:43 | 只看该作者
dff dff dff dff dff dff dff
13
发表于 2010-4-15 09:49:54 | 只看该作者
草泥马戈壁,有钱移民啊dff
14
发表于 2010-4-15 10:06:3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国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车迷网 ( 粤ICP备10225138号 )

GMT+8, 2024-6-6 21:22 , Processed in 0.05370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2001-2007 车迷网 所有内容 版权所有
网页风格制作: 虫虫 技术支持: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