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迷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651|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 〓〓青山古道,碧水廊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4:3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迤逦山溪白雾消,
风光独占古廊桥。
一门显爵青街阔,
四壁长林翠色娇。  


平生走过不少地方,除了程阳风雨桥、凤凰虹桥外,还真没走几个像样的廊桥。
廊桥是中国一种很人性的古代交通文化体现,比起其它的美丽的山水风景,那些廊桥,其实算不上好看,甚至太朴素、破败。可是为什么那些廊桥如此动人?我想,在离长三角珠三角的“发达城市”并不遥远的地方,这一切太珍贵了,那翦翦古风、古道热肠,确实能让人抚今追古,感慨万千,重燃对恬静怡然生活的一种内心向往。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87
发表于 2013-9-9 10:46:56 | 只看该作者
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9:25: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钓鱼的钩子 于 2013-9-7 11:04 发表
返璞归真,人世间少有的净土

原帖由 蓝蓝天 于 2013-9-9 00:50 发表
有无路线图?


2楼的路线已经相当清晰,上百度地图标记出来就是了。
廊桥的功课,小弟出发前已经做了不少,个人认为这个已经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总览各种风格廊桥的小环线。
闽北浙南的山水很美,天然雕饰的美丽,我们只能将无限的风光在有限的时日里收藏。而泰顺处在浙江南部的山区,山高路远,重峦叠嶂,人迹罕至,对于泰顺廊桥是一种幸运,久居深闺保持了她的完整和本色。
三天里时光匆匆,一直在路上在桥上,进山出山,看着遗世而隐的廊桥,几多悲欢铭刻其间。宋代开始,许多人为避祸乱,才陆续迁徙到这人迹罕至的地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遗憾化做实际的梦想,宋代虹桥技术从此幸运留存,这些廊桥塌实在这片土壤里,与身边的樟树和山石融为一体。时间的轮盘让我们在廊桥停歇片刻,不为躲风避雨,只为在自然与现实,历史与未来间,将她遥望在目光深处。

85
发表于 2013-9-9 00:50:01 | 只看该作者
有无路线图?
84
发表于 2013-9-7 11:04:37 | 只看该作者
返璞归真,人世间少有的净土
83
 楼主| 发表于 2013-9-7 00:06:03 | 只看该作者
回想这几天来美妙的旅途生活,回忆每一座带给我们美好感受的廊桥,体会着闽北浙南山区人民朴素善良的情谊,内心被一种感动温热起来。和许多古风相传至今的乡野僻壤一样,闽北浙南地区不仅有着被世人称颂的美丽廊桥,还有着山外难见的可爱与率真。他们漫长的时光都和这山、这水、这桥一起度过,他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自由地构筑起自己理想的天堂。
最后,以永泰沿途的省道山水风光和最美廊桥之一的北涧桥随拍,作为这个廊桥专题游览的结束,多谢各位捧场



82
 楼主| 发表于 2013-9-7 00:01:10 | 只看该作者
廊桥主要分布在浙江泰顺、景宁、庆元以及福建的寿宁,其中以泰顺最为集中,如今闽浙两省联合申报“廊桥”为世界文化遗产。泰顺附近有许多其他的风光景色,西北有乌岩岭,东南有承天氡泉风景区,临近的还有著名景点雁荡山和楠溪江。
廊桥渊源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所绘横跨汴水两岸的那座虹桥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赵州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汴水虹桥神秘地消失了。有一天考察者发现北宋时期盛行的虹桥结构在闽浙大地重现,从此泰顺廊桥闻名世间,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故名虹桥。而浙江金华武义县也有座廊桥,名曰“熟溪廊桥”,建造于南宋,长140米,廊屋51间,飞檐重叠,楼阁高耸,“熟溪廊桥”是世界上最长的廊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22:49:30 | 只看该作者
浙南闽北的廊桥之旅就这样大致的完成了,回程的时候本来打算前往福州永泰青云山风景区游览的计划因为由于台风潭美的肆虐后遗症,省道塌方只有部分通车,青云山景区暂时关闭,结果不得不临时更改,在天门山稍微游览了万石瀑布后就前往泉州休息拜见客户,然后继续回程。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天门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溪洋村,属于青云山山脉,因山有一巨石屹立形状如门而得名,占地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28米,距福州56公里,离永泰16公里。几条大溪贯穿天门山谷,水流清澈,两岸怪石嶙峋,风景如画,有大大小小许多瀑布。天门山巍峨秀丽,景点众多,类型各异,也是福州境内值得一看的省级名胜。



80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22:4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求@奇 于 2013-9-6 21:03 发表
原帖由 求@奇 于 2013-9-6 21:04 发表


泰顺沟谷纵横,溪流交错,过溪涉水,多靠碇步,据1987年相关部门的调查资料,全县有碇步245条,短的10多齿,长的200余齿。以三都湾水系为多,自东溪至仕阳一段,20里就有碇步10条,长皆百齿以上。最为著名的“仕水碇步”在仕阳镇溪东村,建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该碇步共有223齿,全长133米,每齿分高低两级,高的采用白色花岗岩,低的采用青石,每齿相距0.6米,可同时行走两个成年人,寓意石取其坚,计永年也;色取其白,昭利涉也。碇步上下游河床架有木质框架,框架内砌有卵石,这种方法同时保护了河床和碇步。
仕水碇步的石砌滩面宽阔,采用松木框架作筋,借以固定石块,是浙南最长、最好的碇步。具有很高的工程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9
发表于 2013-9-6 21:04:21 |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13-9-6 21:03:31 | 只看该作者
77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6:53: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梁 于 2013-9-6 16:01 发表


桥梁的雏形有堤梁式桥、独木桥、用船只接接成的浮桥等。《考工典拾遗记》和《竹书纪年》分别记载了:“舜命禹(约公元前2100年)疏川奠岳,济巨海,鼋鼍以为梁”和“周穆王三十七年(约公元前965年)伐楚,大起九师,东至九江,架鼋鼍以为梁”。鼋鼍是一种特别巨大的乌龟。而在浅滩溪涧中刚露出水面的石磴、大石块,远远望去,就如一个又一个露在水上的乌龟背,古人形象化地称其为鼋鼍。古代人为了步涉溪涧小河,用大小砾石或较整齐的条石在水中筑起一个接一个石磴,形成一座堤梁式的石桥,就是“架鼋鼍以为梁”。如《尔雅释宫》中讲的“石杠谓之徛”,“徛者,步桥也,按即聚石水中,以备步涉者”。现代人称它为“汀步桥”、“过水梁”、“过水明桥”。
今天在不少山区还可以见到这种古桥型式,浙江泰顺县通过仕阳溪的双层式堤梁式桥,高的供肩挑的人行走,低的供一般行人通过。因该溪洪水季节短,造跨河桥梁并无必要,就因地制宜地造了堤梁式桥。
泰顺碇步桥数量众多,历史悠久。据现有相关资料来看,最早的碇步为建于唐代的莒江仁石碇步,最具代表性的是《桥梁史话》中提到的仕水碇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6:51: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舍得 于 2013-9-6 12:23 发表
那桥很有意思!


泰顺的廊桥,总体概括来说,主要分布在三魁镇、罗阳镇、泗溪镇、筱村镇以及洲岭乡,各乡镇之间均有班车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适合自驾或者自助出游。
主要廊桥的分布如下:
罗阳镇:仙居桥;
洲岭乡:三条桥,毓文桥;
三魁镇:薛宅桥,刘宅桥,永庆桥;
筱村镇:文兴桥,东洋桥;
泗溪镇:溪东桥,北涧桥,南阳桥。
除廊桥之外,仕阳镇的仕水碇步、雪溪乡的胡氏大院、泗溪镇的包氏宗祠、筱村镇的徐岙底古村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与泰顺廊桥相映成辉。



75
发表于 2013-9-6 16:01:00 | 只看该作者
74
发表于 2013-9-6 12:23:28 | 只看该作者
那桥很有意思!
73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1:02:26 | 只看该作者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战洲下溪坪村,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全长33米,宽4.5米,离水面高8米,为伸臂式木廊桥,桥墩青石砌筑,上置二层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铺行道桥板,有廊屋12间,明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内设扶梯上下,屋面回翼角高翘,造型雅朴,是县境内优美的古代木廊平桥,1994年被列为泰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永庆桥除了看外观外,还应注意桥内梁木上的几条流畅飘逸的线刻,俗称“梁须”,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在建造一座桥梁,却由于一时疏忽将大梁的料下短了。由于上梁的日子早已确定,若不能按时建好,便是死罪。木匠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来了一位渔翁模样的人,手中提着2条鲤鱼。问明情况后,劝木匠不要着急,先烧鱼喝酒。于是2人对饮起来,酒喝完时,渔翁便硬要木匠出门买酒。木匠无奈,只得出门。当他回来时,渔翁已经不见了。只见桌上的2只鱼头面对面放置着,中间搁一根筷子,筷子的两端分别插入鱼嘴中。木匠不禁恍然大悟,喜从天降。原来这根筷子代表了一根大梁,而鱼嘴则代表了大梁两端的柱子上挑出来的2个搁置点,搁住了大梁,解决了大梁下料短的问题。为纪念这位如天降般的救命恩人,所以就在梁的两端刻上鲤鱼须,这一习俗也由此流传下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1:01:09 | 只看该作者
薛宅桥高高耸起,凌架于锦溪之上,灰色挑檐直指兰天,在周围白色小盒子似的现代建筑中鹤立鸡群,夺人眼目。溪旁有千年大樟树,粗可几围,树身布满青苔,枝繁叶茂,盘根虬节,与溪流、廊桥一起,在三魁这个越来越热闹的泰顺交通中心,隔开尘世的喧嚣,写尽淡尽繁华的归隐情怀。



71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0:59:58 | 只看该作者
薛宅桥,又称锦溪桥,位于三魁镇薛外村,为灰色叠梁拱式木廊桥,长51米,宽5.2米,离水10.5米,单跨29米,桥屋14间,1988年列为泰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此桥跨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是泰顺县内桥面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桥,造型古朴大气,巍峨挺拔,已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0:58: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野渡横 于 2013-9-6 10:18 发表
楼主很风雅,所以才会选这一行程。实在很值得一去。有空一定走一回。


中秋前事情太多,更新慢了,足足写了一周还没搞掂,惭愧。
拙文一篇,感谢野渡横大哥斧正
溪东桥系木拱廊桥结构,因为地处东溪的上游,当地人又称“上桥”。溪东桥由二层共骨相贯而成,由九节拱骨并排与另一层八节拱骨贯穿搭置,自成稳固的梁架。在拱内又置三角形木架,加强横向力的作用。为了保护拱骨和梁柱,防止风雨侵蚀,两侧都装有风板。两端拱趾各自支撑在桥台上,桥台用花岗岩块石磊筑于两岸山崖之上,两头通道均有石踏跺。梁架上建长廊式桥屋15间,当中三间高起为楼阁,两头翼角飞挑。盘龙卧虎,斗角绕云,青龙翘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是泰顺造型最佳的木拱廊桥之一。
溪东桥构造工艺精致古朴,桥身秀丽堂皇。桥下溪水清澈,桥的另一侧是一抹远山,近处有两座高山,狮子缝与将军峰。据当地人讲,此桥与其周围环境形成了“将军逗狮”的风水模式。红色的桥身映衬在青山碧水中,更显轻灵秀美。


69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0:55: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狗熊 于 2013-9-6 10:06 发表
真是女大十八变,一转眼小女孩长得比妈妈还高了,好文笔,好游记,慢慢拜读!


呵呵,桂北一别,甚是挂念
由北涧桥、溪东桥组成的师徒桥是泰顺廊桥最具代表性的廊桥,被誉中国桥梁史上的“双碧”。因两桥由一对师徒所建而得名。传说北涧桥由师傅建。溪东桥则由徒弟修。又因两桥的形成时间与造型基本相同,而且相距不远,因而当地人也称之为“姐妹桥”。 师徒桥之特色:素有“世上最美丽的廊桥”之称,不仅美在于桥本身,更在于与周边景色的融合。
溪东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中央三间是宫殿式主楼,构架飞檐翘角。桥栋上面塑造“螯鱼双吐水”,栋下塑造“唐僧取经”及梅、兰、竹、菊等诸多工艺,形态栩栩如生。


68
发表于 2013-9-6 10:18: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很风雅,所以才会选这一行程。实在很值得一去。有空一定走一回。
67
发表于 2013-9-6 10:0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6楼 的帖子

真是女大十八变,一转眼小女孩长得比妈妈还高了,好文笔,好游记,慢慢拜读!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51:49 | 只看该作者
青山绿水间,北涧桥显得异常绚丽。显然,与它的一身红妆是分不开的。风雨板上的红色运用得非常好,艳而不俗,从中可见匠人手工的精巧。红色的运用使北涧桥整体色彩有别于周围呈绿色的自然环境,突出了廊桥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这种贴切的红又能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色彩融合起来,可谓相得益彰。在宽阔的溪滩上观赏青瓦红身的北涧桥,仿佛身处古意盎然的宋画之中,便能体会到人在画中游的美妙了!
北涧桥周围环境幽美,两条溪水在桥边汇合。溪水清澈见底,溪水上还有一条用石梁搭起的碇步。每当溪水上涨之时,碇步就会淹没于水下。沿着溪岸,一条长长的卵石路将人引向桥头和村子。两株千年参天大樟树立于桥头,茂密的树冠就像老翁的须发轻轻抚掩着古桥及周围古朴的民宅,廊桥屋檐上的脊兽和民宅山花上的悬鱼在枝叶的摇曳中,若隐若现。大树的虬根牢牢抓住桥基周围的土石,保其经受了数百年风雨的侵蚀而无大碍。桥头及屋檐下很适宜地设置了一些石凳木椅,人们可随意找到休息的地方。村民无事时便在桥头休憩,谈天说地,买卖交易。



65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49:58 | 只看该作者
横跨北溪之上的北涧桥整体结构合理,气势如虹,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水交汇。青山、碧水、虹桥、古树,相互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国家文物管理局的桥梁专家杨道明教授亲临考察指导,他感叹道:“四百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知道运用力学原理建造这种叠梁式木拱桥,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是中国桥梁史中的‘双碧’”。所以他亲手题了“古建文物,民族精粹”八个大字,制成双匾,高悬桥之两首。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48:3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浙南闽北地区现存的木栱廊桥不仅完整保存了自宋至明清以降多个实物桥梁,如北宋天圣二年大济甫田桥和双门桥(庆元)、明成化三年禾溪村三仙桥(周宁)、清嘉庆七年的梅漴桥(景宁),形成了中国历史木栱桥梁完整的历史剖面,而且也成功保留了从简支木梁桥(泰顺龙垟桥)、中间有支撑的木平梁桥(泰顺刘宅桥)、两端设斜撑的水平梁桥(泰顺城水桥)再到编木拱的整个木栱桥梁(泰顺三条桥)结构发展历程,明晰展现了中国古代桥梁的演进过程,再现了木栱廊桥的前世今生,堪称世界桥梁史的典范。
北涧桥,为叠梁式木拱廊桥,泰顺廊桥之一,为“姐妹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廊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后经6次重修,至今容颜不改,桥长51.7多米,宽近6米,高11.22米,村以桥得名,桥面呈曲拱状,上建桥屋数十间,正中三间突起成二重叠檐,四翼高翘呈大鹏展翅之状;桥头两侧各建有厢房数间。整座大桥青砖碧瓦,雕梁画栋,漆色丹朱。桥头翼侧石阶处有千年古樟一棵,暮色苍茫下,树阴避天,香味弥远,衬托着北涧桥分外肃穆典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车迷网 ( 粤ICP备10225138号 )

GMT+8, 2024-5-15 19:49 , Processed in 0.060990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2001-2007 车迷网 所有内容 版权所有
网页风格制作: 虫虫 技术支持: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