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迷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469|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藏] 这个秋天,去西游(新增川藏北线:清冷中秋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3:1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还蒙蒙亮,空气里有凉意。这是9月21日凌晨六点,成都高升桥如家快捷酒店外,出租车三三两两。

“这次是什么主题?”送我下电梯时,佳问道。

哪有功夫想这些。此刻,我开始感到肩头发麻:后背是装着17公斤行李的75升背囊,前胸是装着T43的电脑包。

“就叫‘许猴猴的西游记’吧。”佳提议,给了我一个鼓励和祝福的笑容。

7月,佳和我自驾车23天游西藏。而这一次,是我独自一人,交通将主要依靠班车,初步计划用四十天左右的时间,行走川西、川藏北线、阿里、xinjiang。当然,我深深明白,计划只是计划。一切将充满不确定。

距离上一次独自长途旅行,已有七年了,出发地同样是成都。那时,我即将大学毕业,6月,找德阳的朋友借了一个迷彩绿的背囊,坐着班车去稻城、中甸、丽江,再从泸沽湖云南一面绕到四川一面,最后在攀枝花坐火车回成都,赶上当晚的散伙饭,喝了个酩酊大醉。

七年,会让一个人或多或少发生改变。但,“在路上”,依然让我迷恋,让我冲动。

也许,我和孙悟空有点像。

好吧,暂且抛开看不到的未来,我要上路了。

[ 本帖最后由 曼竹鱼 于 2009-12-23 20:33 编辑 ]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6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7:2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楼 的帖子

呵呵,行踪被你暴露了!

真是对不起捧场的读者啊,拉萨之后是尼泊尔,尼泊尔之后是柬埔寨,柬埔寨之后是。。。

挤挤时间写
67
发表于 2010-3-5 18:52:09 | 只看该作者
慢-慢-慢……慢煮鱼的游记刚写到拉萨,这会儿又游到暹粒了


疯狂啊
66
发表于 2010-2-18 23:02:13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65
发表于 2010-2-9 13:31:13 | 只看该作者
太精彩了。看来女士在路途上得到他人的帮助和与当地人交流会有优势,不过人身安全方面就要多考虑。
一个人在路上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孤独。川藏北线计划多时还没去成。我要参考你行程去。
64
发表于 2010-2-6 16:11:47 |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10-2-1 10:55:36 | 只看该作者

西藏是个好地方!

有空我也上上西藏的相片。
我们是去年国庆去的,戒备森严啊!但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亲眼近距离的看到装甲车巡逻。还有荷枪实弹的士兵。加油时,除了司机,一律要下车,在指定地方等。幸好没事!
我们去了很多寺庙,其中一个寺,好像是扎什伦布寺,拜了班禅十世的灵塔。还有,纳木错,珠峰大本营,布达拉宫等等。
62
发表于 2010-1-31 16: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地板 的帖子

61
发表于 2010-1-15 15:38:20 |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10-1-15 14:16: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曼竹鱼 于 2009-11-18 00:18 发表
从色达到德格,须先经过甘孜。在招待所里打听到,从佛学院到甘孜有班车,逢单日发车。我和韩姐不想多耗一天,决定搭小面包车,提前联系好司机,谈妥价格是每人60元。那个藏族司机要求我俩次日早上六点半碰头。

这 ...

和尚也是好色份子
59
发表于 2010-1-15 00:20:09 | 只看该作者
俺很想去西藏,先学习。
58
发表于 2009-12-27 10:17:54 | 只看该作者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03:47:44 | 只看该作者

川藏北线.清冷中秋月

今年7月,我和佳自驾车从青藏线进,从川藏南线(波密、察隅、左贡、芒康)转滇藏线(德钦、香格里拉、丽江、大理)出。

第二次进藏,我打算走川藏北线(玉树—囊谦—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那曲)。离开玉树前夜,在三摩提藏吧,请教曾经走过这一路线的米团,她很肯定的告诉我:这一路遇到班车的机会非常渺茫,只能碰运气搭车或者是包车。

好吧,看来我得做好随时当“站街女”的准备。

行前在书店里浏览了藏地的一些旅行书,一来内容显然是七拼八凑来的,但定价却不菲;二来,我觉得,带旅行指南书,会过于依赖它,反而成了自我束缚,还不如到了当地、再直接了解最新、最直接的信息。因此,包里只揣上一本8元的《袖珍中国地图册》,掌握一下大概走向;而上网泛泛查找的旅行资料,也只限川西部分。

多亏撰写LP指南的XD,向拒带旅行指南的我,提供了一条非常宝贵的信息:在玉树三江源宾馆旁的车站,有玉树—囊谦、类乌齐—昌都的班车。xd建议,如果不想在囊谦旅行的话——况且,在囊谦旅行,景点散布在各处村镇,我一个人包车价格高昂,因此,最好直接搭班车到类乌齐,到了再想办法去拉萨。

祖国妈妈60岁大寿那天上午,当亿万中国人正守着电视机,观看阅兵大典时,我正在玉树-类乌齐的班车上看《阳光与荒原的诱惑》。运气不错,班车逢每周二、四、六出发,我赶上了星期四的这趟。

晚上十点多,班车到达类乌齐。我和邻座、也是独自上路的郑姓女子一起吃了饭、晚上和她同睡一张床。郑姓女子,四川眉山人,大我五岁。她说,孩子放在老家,自己一个人以前在甘孜开馆子,一年能挣四五万,现在在玉树工作(具体做什么没说)。这次准备去昌都边坝县,考察当地的羽绒服市场。如果可以的话,想到这来做生意。

7月的西藏行,让我发觉,藏地和珠三角、长三角一样,有一个庞大的外来经商、打工群体,以四川的汉人居多。我突发奇想:若有学者有兴趣,是不是可以把偏远高原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川籍经商打工者做一个横向比较?有说四川人是天下人的盐,我觉得四川人也像是中国的“吉普赛人”。

第二天早上八点,班车向着昌都出发。我在车下用力挥手,昨天还一起同车的乘客,仿佛是我难舍的亲友。

“放心吧!多保重!”关上车门前,司机扎西尼娃对我一笑。这个热心的司机答应我:如果在路上遇到迎头从昌都向那曲方向的司机,一定会叮嘱他联系我,把我带上。

可是,这一天会有去往那曲的班车吗?对此,扎西尼娃,甚至是昌都、类乌齐客运站的接线员都给不了我一个确切的回答。

我独自在类乌齐县城,街头漫无目的的走着。“维稳”之类的标语很惹眼,街角墙头贴着“举报zd份子将获1000至10万元奖励的”的公告。想起在网上查到,类乌齐有座查杰玛大殿,它是昌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距今700多年历史。该殿一向以雄伟壮观的气势、珍藏众多的佛像经典而闻名。过去,当地群众流传着“先去朝拜拉萨的大昭寺,而后再去查杰玛大殿”的说法,可见它的名气之大。
查杰玛大殿在距离县城约30公里的类乌齐镇(注:类乌齐县在桑多镇)。与其无望等待,不如去看看吧。

打听了一下包车价格:去丁青拼车最少70元,去类乌齐镇是200元往返。太贵了!为了节约银子,只有发挥“站街女”姿态,卡车、货车、轿车,包括摩托车,见车就拦。先问去不去类乌齐镇;不去的话,就问去不去丁青。拦了十几部车,不是不顺路,就是要收钱。直到拦下了一部喇嘛的轿车,这位善人来自类乌齐县岗色乡多索村达卡寺,名字很特别,叫做阿佛,他回寺正好会途经查杰玛大殿。

查杰玛大殿有种遗世独立的姿态,也是迄今我见过的藏区外形最独特的寺院。大殿从下至上分为三层:下层黑白红条纹相间的是“条纹殿”,外面绕殿一周设有转经道,供信徒们转经朝圣;中层是“红殿”,最上层是“白殿”。红殿和白殿逐渐向里收拢,饰以飘逸的飞檐,呈飞腾之势,在白殿之上是高耸的金顶,直指苍穹。据说,查杰玛大殿集藏、汉、印度和尼泊尔风格为一体,是康区最具特色的殿堂,也是西藏最大的拉康之一。

进入大殿,喇嘛们正在诵经,我兀自端详殿中诸尊佛像。据记载,查杰玛大殿历史上曾藏有各类珍贵文物,仅佛像就有4万余尊,各种精心缮写的经文、书籍近10万帙。但在十年文革动乱中,查杰玛大殿毁于一旦,如今这座是重建的。有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偏偏殿内到处漏雨,真是悲哉!

待喇嘛们做完功课,我这殿内唯一的游客,央求他们打开红殿和白殿的大门,让我参观,竟获同意,真是欣悦!有趣的是,红殿与白殿每扇门都有三把“铁将军”,三个执事喇嘛分别掌管一把。于是,三个喇嘛全程陪同我参观。呵,vip待遇啊!

可惜语言沟通问题,无从对大殿历史和宝物有更多了解。据说这里还藏有传说为格萨尔用过的马鞍和战刀、八瓣莲花的金刚像、元朝玛卡太后带来的象牙、五世达赖的镏金降魔棒杵,还有相传建寺时从上部达隆带来的释迦牟尼佛紫金像,据说佛像内藏有佛祖的舍利和一节指骨......

站在白殿天台上,皑皑白雪覆盖大殿背后的甲日神山,秋雨初歇,飞檐下青苔石板小径泛着柔软的光泽,内心底,一股舒畅之气缓慢升腾。是因为这里确实是殊胜之地,还是又经历一次特别的旅程?

大殿四个喇嘛正要驾车去桑多镇,我幸运的又搭上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在类乌齐县城等候班车。

下午5点多钟,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昌都至那曲的司机来电,叫我收拾好行李,车子马上就到!当那部青色的、明显上年纪的大巴真实的出现在我面前,我像上午那样,又一次对着司机用力挥手。

当晚11点,班车到达丁青。这一程,车上只有四个人:司机林青松、司机爱人、司机助手。我是唯一乘客。呵,又一次享受vip待遇!其实,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可笑:为什么要旅行?为什么要进藏旅行?为什么要独自进藏旅行?......就在寒气逼人的荒原里摇晃着,思索着在路上的意义。无解。

第二天一早,班车上塞满了乘客和行李向巴青进发。大概是有些审美疲劳的缘故,一路自然风光只能说乏善可陈,而社会图景令我难忘,沿途城镇,即使有水泥大道、现代化的楼房,也随处可见牛狗翻捡路边垃圾堆的东西吃。

是日中秋,收到在川西认识的林生节日短信。本来好好的,倒翻出了些许旅泊的惆怅出来。巴青的中秋夜,不见月亮——可能是我没心情留心望天吧。不想与众乘客挤在住宿地的餐厅里吃高价饭,窝在四面隔板隔出的、只能容纳一张单人床多点空间的单人间里,吃面、洗脚、上网.......睡觉。想象自己是民工,不不,民工才舍不得住这么四十元一间的单间呢......

司机赶路向那曲的那晚,在大巴上一觉醒来,车是静止的,原来车坏了。清冷银辉笼罩大地,窗外黑影摇晃,藏式木屋灯火全无。一切犹坠梦境。给佳发了发短信:十六的月亮果然很圆。

经过三天四夜的跋涉,班车到达那曲,最终是在10月5日的凌晨四点。这真是个该死的时间点!那曲新车站此时大门紧锁,两个藏族男人,外加一个藏族女人和一个还穿着开裆裤的婴孩,直接在车站门口铺上棉被铺盖,就地睡下。

“有烟吗?”从下车那一刻开始,我冻得直哆嗦,好吧,破戒一下。一个重庆民工递来一根,见我手指僵硬,几次火机都不着,干脆帮我点上。这一刻,他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虽然我与他之前同行的路上一句话没说过,也不知道他姓甚名甚。

我有意向这群来自四川、重庆的民工靠近,因为冷,也因为怕。这些民工的行李非常多,用蛇皮袋一袋袋捆着,除了家具、家电,几乎是把日常生活用品都带着走。他们说,要先到拉萨,然后再去山南找活干。

我跟着他们找了个车来到那曲旧车站,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个该死的藏族警察。

我们想进车站值班室烤火取暖,那警察本来躺在床上,一下子就坐起来,大声吆喝道,出去!快出去!

“我们是良民啊!”我说,外面这么冷,我们只是想来烤火,不会影响你们。

“不行!不行!现在国庆期间要维稳,懂吗?!你们快出去!”那警察已经走到我们跟前,双手比划着,要把我们轰走。

TMD,那该死的警察就是走狗!而我犹如丧家之犬!

但这世上还是好人多!我走到车站20米外的一家旅馆,看着门开着,走进去,躺在床上的一个男子,听到有动静,醒了。我买了包烟,进而又提出要求:因为要坐早上7点的头班车去拉萨,不想住宿了,但能不能进来避寒?他想了想,答应了!我感动向他连连双手合十致谢。这老板不仅让我们分享了他身边的取暖器,还招呼我们用他店里的热水。

那曲到拉萨的班车,因为又是限速、又是停车吃饭、又是沿路六七个检查,从早上八点开到下午五点才到达。几近崩溃的我,在著名的八朗学旅馆办好手续后,第一件事就是冲进澡堂。

静默于斜风细雨中的类乌齐查杰玛大殿

川藏北线上烂路连连,自然形成的烂就不说了,最无厘头的是那些以修路之名、却多年修修停停、总也修不好的烂路。司机是重庆人,跑这条线有十几年,路况驾轻就熟。我笑他是把大巴当越野车开。左边黑衣者就是司机林青松,右边迷彩服者是他的助手,中间那个小伙是乘客

坐在窗台上的孩子

凌晨四点半到那曲,有藏人在车站外直接往地上铺上棉被,搂着娃娃倒头大睡。我冻得直哆嗦

[ 本帖最后由 曼竹鱼 于 2009-12-23 03:58 编辑 ]

哆嗦.jpg (163.42 KB, 下载次数: 52)

哆嗦.jpg
56
发表于 2009-12-22 12:57:13 | 只看该作者
好!
55
发表于 2009-12-21 22:49:05 | 只看该作者
年轻的雕版工人,盘腿窝在棉被里,经版靠在左臂弯里,右手持刻刀,借着窗外黄昏的光线,循着版上的经文书法,一刀、一刀雕刻着——那姿势,仿佛是在演奏琵琶,流淌出的木屑,犹如时光的碎片。


文采真没的说 dhh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8:0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楼 的帖子

感动得敲键盘都不利索了,呵呵
53
发表于 2009-12-20 23:10:24 | 只看该作者
在零下7度的地方,临上火车前追着看完这篇,我容易吗?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21:5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1楼 的帖子

为了您这句话,我得挤挤时间接着写
51
发表于 2009-12-20 16:49:00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阅后有如亲历的感觉----为了写回复,登录了好久没有登录的车迷网
50
发表于 2009-12-15 16:26:36 |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9-12-15 13:55:0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48
发表于 2009-12-12 18:47:1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张照片很棒!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2:51:25 | 只看该作者

玉树.当旅行成为工作

有没有这样一份工作,可以让你有充裕的时间去旅行;或者,旅行本身就是工作?

如果有这样一份工作摆在你面前,你是否会毫不犹豫的接受它?

也许,我会——但是,我想,这不能持续太久时间。旅行,就像是辣椒圈,丰富你的味蕾,但绝不能当饭吃。更重要的是,当旅行成为工作,这意味着将失去部分自由,如果你想打好这份工的话。

这些想法,是在玉树偶然认识一个旅行指南作者之后。

离开巴格玛尼石墙,我搭上一部卡车来到石渠西区,在色须寺对面的桥头等待开往青海玉树的班车。

至于班车会经过这里的时间,四个人给我四种不同说法。在一家蔬菜杂货店借了把板凳、还借了人家的插座,一边往T43里倒照片,一边心里没底的等待.......

继续发扬在川西一路搭顺风车的作风,当一部KOMATSU(小松)机械维护工作车停在蔬菜行买东西,我大言不惭向三个小伙探询能否顺路搭我一程。西北汉子真是爽快!他们的目的地是西宁,答应搭我到青海歇武镇。

我告诉他们,我的职业是记者,他们第一反应是,我这样一个人大老远跑出来是为了公干。我赶紧澄清,纯粹是个人旅行,而且是丢下工作。看他们的神情,可能是觉得有点不可理解。一个叫陶元德的小伙,给我看了他相机里的照片,除了工作照,其他是在景点的留影。“石渠-西宁这一段,哪里有小松的机械车,我们就往哪里跑,一个月大半个月不着家。一出去就顺便玩一玩。”

告别时,我和这三个小松小伙子一起合了影。之后我在歇武路口搭了部黑车,直落玉树州府结古镇。

旅行,如果只是单单游山玩水,那也未免“低层次”了。去玉树的路上,我联系了人在大连的于峰,他是青海格桑花助学组织的志愿者。于峰让我联系格桑花在玉树的专职工作人员陈新梅。当我兴冲冲的来到格桑花的办公室西北牛宾馆时,得到了这样的回复:这天上午,格桑花刚送走一批物资到三所乡间学校,紧接下来的国庆期间也没有我可以效劳的事。

只有满怀失望的离开,在陈新梅介绍的八吉祥宾馆住下。出去遛达了一圈,对结古镇的第一印象一点也不好。立着格萨尔王骑马塑像的大广场,还有奔驰的各种名贵好车,犹如象征着虚假繁华的泡沫,飘在这座风沙大、乞丐多、满大街是卖藏獒的劣质招贴画的小城里。

如果这天下午六点,新梅姐没有给我打来那个邀约一起吃晚饭的电话,可能第二天一早我已经离开玉树,也就将与一些好玩的人儿擦肩而过了。

新梅姐是杭州人,生于69年(如果不是高原的阳光和风沙,我想她应该会更显年轻些)。从2007年开始,担任格桑花专职工作人员。新梅跟我描述她在阳朔的幸福时光:在遇龙河边租一间风光无限、价格低廉的小房子,除了享受好山好水,还报名参加一个英语班。旅行就是她的生活。

她说,来格桑花工作,绝不是为了钱——事实上,格桑花提供给她月薪只有两千元(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每月还要捐助五百元帮助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不太忙的时候,她可以从玉树出发,去藏区旅行。

新梅姐说,她坚持在格桑花工作,一来她没有太多家庭牵挂,在杭州的房子房租也能保障她在玉树的生活品质不会太低。但是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当志愿者,绝不能只有热情和理想主义。”

我说起自己7月在西藏见到孩子们讨要钱物的不安,新梅姐说,一开始看到这些孩子,也会恨不得都去帮助他们,慢慢地会有困惑,自己能帮助多少个?这样的帮助会不会反过来害了他们?“但是,不去帮助他们,更不对、内心会更加不安。”

我和新梅姐一路散步交谈,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偶遇了三个年轻人:米团,还有她的男友,另一个男子叫XD。

他们三住在三摩提藏吧(推荐一下,很不错的旅馆!老板尼玛江才是玉树州民族师范学院民俗学老师,自己制作的明信片极有特色;电话18997361656、0976-8639941;地址新建路18号,中国人民银行往前)。住在藏吧里一个中文说得非常流利的俄罗斯男人安德烈也加入了我们。

大家小酌青稞酒,聊各自的旅行、聊对助学、支教的看法、聊玉树的种种怪现象,不着边际,又不时有火花。

米团和男友,算是自由职业者,他们经常到藏区乡间,搜罗各种贵重石头、吉祥物配件、藏药,然后拍下照片传到网上卖,寓谋生于旅行之中;而XD,供职于三联出版社、负责《lonely  planet(寂寞星球)》中文版的青海一部分的采写。

有趣的是,xd差点成了我的同事。他在媒体行业也工作多年,数月前曾向我单位某部门投送简历,他与该部门的负责人还住在北京同一小区,但约了几次,总没能见上面。迟迟收不到回音,后来就应聘了三联lp中文版作者一职。

聊天时,xd打开录音笔。他说,在一本LP里,除了各种具体的实用指南,还会收录当地人或者异乡人对玉树的看法,这些几百字的内容会列成一些“框”。

我有些羡慕xd的工作,还问他三联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xd却“打击”我,理由是:

1、首先,根据lp的要求,提供的各种信息必须非常全面而琐碎。比如,当地各种档次的宾馆、物美价廉的餐馆、主要的超市、娱乐场所、班车时刻表、包车的价格,等等,这些类似于作者精心挑选出来的“黄页”;

2、因为第1条,这就要求不管作者是否有兴趣,只要是在所负责的范围内,任何一个景点都得去,“一想到这个就非常崩溃”。对于不感兴趣的地方,跑一趟很浪费时间;感兴趣的地方,又因为时间有限,难以沉下去,只能走马观花;

3、lp向作者提供的费用是每周三千,有节余就相当于作者的酬劳。xd说,有一些景点,往往十分偏远。而他又是一个人,包车动辄就是上千;如果能和其他游客一起包车,可以分摊费用,但是这又关系到同行者的节奏是否合拍。不带工作的游客可以一路随时停车拍照,而他是要抓紧时间搜罗信息。

4、因为第3条,xd说,计算下来,他在lp所获得的酬劳,还不如他之前供职于媒体的收入。他也自己想办法接一些外稿,算是“炒更”吧。不过,xd又自我安慰:“好歹还是去了很多地方。如果在北京,可能花更多的钱。”

11月7日,我结束了49天的旅行。至此,xd已在玉树一带工作了60天,“我从第15天开始就觉得厌倦了。”接下来,还有他一想起来就头疼的10G的录音;在2010年1月底必须交货的16万字;以及若干外稿。“我都快死了!!”

如果再有一份这样的工作摆在面前,你还会接受吗?

“我目前的回答是不去。但是我不知道过几个月,我是不是会改变这个回答。”xd说,“旅行指南这一类的工作,都会让一切变得表面。”

对玉树州府结古镇的第一印象一点也不好。满大街是卖藏獒的劣质招贴画,尘土飞扬的大街上奔驰的各种名贵好车,与此同时,只要在馆子里一坐下,马上会有乞丐或者是穿着僧服的乞丐,伸手触碰你的手或肩,令人生厌。

因为对玉树印象不佳,本打算哪个景点都不去,尽快离开。因为偶尔认识了XD们,在玉树的第二天,和xd、安德烈一起包车去一个叫热水沟的地方。热衷拍照的安德烈独自进沟,我和xd则留在沟口,和这个藏族阿妈一家聊天。他们在山头搭了一顶黑帐篷。虽然我们之间语言沟通不算顺畅,阿妈芬芳的酥油茶,已让我们暖意十足。

[ 本帖最后由 曼竹鱼 于 2009-12-10 12:53 编辑 ]

阿妈.jpg (120.7 KB, 下载次数: 50)

阿妈.jpg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00:08:47 | 只看该作者

(川西)石渠.你们都是我的佛

班车!班车!

沐浴于晨光中的高原乡村,格外祥和。八点不到,我和韩姐,和林生告别后,背起行囊,踏上公路。一边气喘吁吁的行走,一边不停回头张望,好像我们身后真有一部冲着我们而来的去阿须乡的班车。

可是,没有——还是,没有。我想打电话问问班车司机何时才能出现,可是竹庆不分昼夜的停电,手机信号全无。有藏民告诉我们,班车一般会停在一个叫“热水堂”的地方,大概要走三五公里。好吧,咬着牙,继续走,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走了多远,总之,对于我这个平时不热衷运动的家伙,绝对是个考验。

一部川A牌的黑色猎豹远远驶来。我下意识的挥手,车停下,一个年轻的藏族男子摇下车窗。他答应搭我们一程。车开了10多公里,到达石渠与阿须的分岔路口。路牌显示,距阿须还有35公里。

阿须,格萨尔王、巴伽活佛,他们的传说令我向往,想去就必须在此地下车;但是,这意味着,我就要与韩姐和司机分手,独自一人,在这荒凉偏僻之地,等待着不知何时才能出现的班车或者是过路车。

几秒钟的考虑,我最终选择继续呆在车里。那块路牌飞速被我抛在身后,我不由怅然若失——我是胆小鬼!

这个小伙在石渠县国营牧场当医生。他说竹庆虽有名寺,但民风彪悍;又说起这一带藏地种种目无法纪、恩怨相报的例子。例如,有人为了报复杀兄仇人,追杀凶手追了八年。当地ZF不管,也不敢管。

石渠国营牧场很快到了。我们下车连声道谢,却忘了问这个热心司机的名字。后来才知道,他叫曲培。

在牧场旁的派出所,我搭上去石渠县城的小面包车,和韩姐匆匆分手。

同车的,有石渠国营牧场的财务兼文秘方娟和她三岁的女儿卓玛。

做旅行计划时,我打算去石渠一个叫瓦须乡的地方。不是因为这里有什么自然人文胜迹,而是看到了这则博客http://keusa.blog.163.com/blog/static/5933782009765565183/

面包车开了十几公里,我无意问起方娟,瓦须距离石渠县城有多远?方娟惊呼,就在我们牧场旁边啊,你要去吗?我大愣,点点头。“去瓦须的路不好走,不通班车。只有摩托车进出,要爬一两个小时山路。”方娟说。

我沮丧之极!怎的有意无意、一连错过两个计划中的目的地?是我和它们的缘分还没到吗?

这世上并没有到不了的地方。那些虔诚的朝圣者,宁愿舍弃代步工具,即使道路崎岖漫长、风雪肆虐,也要五体投地向着心中圣地而去。而我,连一头“驴”的标准都达不到,事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不够智慧、不够坚持、不够勇敢......

胡思乱想中,和方娟闲聊打发时间。她说,这个牧场隶属四川省畜牧管理局,95-98年牧场经营不错。但此后,生态环境恶化、畜大于牧,再加上领导管理不善,如今年年亏损。不过他们算是“铁饭碗”,倒也不太发愁。

一路上,不时看到牧民赶着大批牛羊,牦牛背上扛着帐篷、锅、桶等家当。方娟说,这是牧民们从夏季牧场迁往秋季牧场。

方娟是个热心人,带我在她县里的家中安顿下来,还请我吃了一顿崇州莲锅。之后,她带着女儿忙她的公务,我到澡堂里洗白白去。

说实话,这澡洗得真是不安心。因为,方娟告诉我,她的家门钥匙就放在门沿上,摸一摸就能找到了。在广州这样治安混乱的大城市呆久了,谁都会担忧生命财产安全,更何况来到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钱卡手机我随身带着,但那台笔记本电脑,总不能带到潮湿的澡堂去吧(这大家伙在此行中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于是,算上排队等待、洗澡、洗衣服,匆匆忙忙一个小时搞定。冲回方娟家,心里牵挂的那些东西都还在。

安全起见,把笨重的T43背上,在石渠县城里闲逛,一路打听去石渠著名的巴格玛尼石墙的班车。得到的回答令我一次次失望:没有班车,只有包车。

我一个人花数百元包车显然不划算。而国庆黄金周还没到来,整个县城似乎找不到第二个像我这样游客模样的人。

百无聊赖间,一部挂着粤p车牌的陆地巡洋舰,让我眼前一亮。不管三七二十一,挥个手打个招呼先。车停了,我快步跑过去,驾驶座上不是粤人,而是一个藏族男子。

我顿时有些尴尬。那男子倒是和善,不觉得我太唐突,听我一番陈词为什么来到石渠、又为什么向他挥手之后,他想了想,对我说,我可以带你去玛尼石墙!

原来,这个名叫南达的男子,是石渠县长沙贡玛乡扎嘉寺主持丹增曲切仁波齐的专职司机。扎嘉寺也负责管理巴格玛尼墙。而这部LC,是一位河源居士给丹增曲切仁波齐的供奉,难怪是粤牌的。

我匆忙赶回方娟家拿行李,匆匆与他告别。在县城办完事的南达,履诺在方娟家外的农行接上我。他的车上多了个喇嘛,这让我对南达又增加几分信任。

不知道南达的车往什么方向开,也不知道走了多远,两个多小时后,我随南达来到依傍于山脚一栋小楼前。几个汉人向南达涌来,看到他从县城里拉回来的洗衣机,十分雀跃。他们是这里跟随丹增曲切仁波齐修行的,来自辽宁、上海、广东等地。这栋小楼据说是刚建成不久。

我的出现,令汉地居士们颇有些诧异。毕竟,我不为修行而来。幸好,还有南达和他的未婚妻珠拉很关照我。

他俩是负责后勤的。在我眼中,这份差事一点也不轻松,尤其是珠达,煮饭、洗碗、拖地、晾收衣服.......除了和居士们一起上课的时间,在厨房里,一刻也不见她歇着。

珠拉美丽而能干,非常温柔,对汉地居士们,她总是恭恭敬敬,称呼“哥哥”、“姐姐”。我帮她打下手,她不住的说“谢谢”,让我特别不好意思;南达,一副憨厚样,又有几分幽默感。我学做酥油茶,向他演示我的动作是否正确,他拖长声音说:“可~以”。几次之后,我也故意模仿南达的调调说话。

丹增曲切仁波齐也来到厨房,简单和我聊了几句。这是我川西行中遇到的第五位藏地高僧。

这天晚上,珠拉把居士们吃饭所使用的一大堆锅碗瓢盆洗刷干净、收拾妥当,零食已过。南达铺上卡垫,让我和珠达睡一起。他则窝在那张小沙发上。珠拉告诉我,他们打算十月结婚。

很真诚的祝福他们!假想,当我在县城的大街上向南达挥手时,他完全可以不理会我这个陌生又寒酸的女子,这在我所生活的城市完全是司空见惯的。我也完全没有理由去埋怨;而南达把我带到这,让我认识了他的珠拉。他们的质朴与善良,让我留下了旅程中最温暖的一段回忆。

有一个插曲:一个来自上海的男居士,手指裂了一大个口子,我随身带的创口贴、纱布、消毒片正好派上用场。晚上他来到厨房,可能是为表示感谢,或者也是想奉劝我皈依吧,和我聊了好长一会。他称,人人都可以通过修行成佛。而学藏传佛教,是因为这种方式成佛快,就像“坐飞机”。能来到藏地,是五辈子修来的福分。他还说,他并不手指受伤感到难过,相反,觉得庆幸,因为这说不定是帮他消除更大的业障。

从色达、到甘孜、德格,再到石渠,有遗憾,也有惊喜。我至今不懂,我是否真有那些奉劝我皈依者所说的那种“佛缘”?如果真有,那么这一路走来,韩姐、林生、阿达、拥措、次仁、仁珍、曲培、方娟、南达、珠拉,等等等等......你们都是我的“佛”,陪伴我、温暖我、感动我,让我孤单上路的旅程,并不孤单。

第二天一早,和南达、珠达拥抱告别。南达的弟弟骑摩托车把我带到著名的巴格玛尼石墙。

巴格玛尼石墙位于《格萨尔王传》中七座著名神山之一的扎嘉神山下,始建于1640年,据说当时是巴格活佛一世受莲花生大师托梦,在扎溪卡草原上放下第一块玛尼石。30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的玛尼石墙已经成为界上最长的玛尼石墙。每片石片上刻着的是六字箴言和《甘珠尔》、《丹珠尔》的部分经文。墙头迎风飘扬着五色经幡,墙体两边的窗口里摆放着各种佛像,玛尼墙边上是长长的转经筒墙、八宝白塔和经幡塔群等,整座建筑群就像扎溪卡草原上的一条巨龙。它的宗教地位,如同拉萨的大昭寺、阿里的岗仁波齐,也是藏人朝拜的中心。

并不是真正佛教徒的我,绕着这巨龙,独行了一圈。感谢我的“佛”,并为他们祈福!

南达把我带到扎嘉寺活佛和汉地居士们修行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狗狗。当人在野地上方便,它们会一路跟在后头,但并没有伤害的敌意。这条黄狗大概是看我这个陌生人拿着相机冲它拍,歪着脑袋,一副好奇的憨像

南达,和他的妻子珠拉。他们一早就起来为活佛和居士们做饭,忙个不停。珠拉经常头疼,可能是累坏了

在石渠著名的玛尼石墙,一对母子在朝拜

母子俩绕巨龙转经

精美的玛尼石刻

[ 本帖最后由 曼竹鱼 于 2009-12-9 00:20 编辑 ]

石刻.jpg (129.29 KB, 下载次数: 49)

石刻.jpg
45
发表于 2009-11-30 23:26:18 | 只看该作者
鱼又睡大觉了,咋没动静了呢?
过几天俺又要开拔了,等俺回来您这帖子可能还在藏区转悠呢,啥时能到尼泊尔啊。
今儿一哥们在巴德岗给我电话,他们正在拉加的学校支教呢,我的接力棒终于有人传下去了,好开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车迷网 ( 粤ICP备10225138号 )

GMT+8, 2024-5-13 00:27 , Processed in 0.082591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2001-2007 车迷网 所有内容 版权所有
网页风格制作: 虫虫 技术支持: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