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迷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25|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洲] 遗 失 越 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5:0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由高球引出的话题
最终成了两个人的背包旅行
东兴出,友谊关回
都说越南越美,但我们假期有限
不想走马观花,没有踏足南部,只在北部划了个小小的圈
留有遗憾,但一切,足以令人回味
眼里的、记忆的
都是最美的
或许
给了我再次踏上这块土地的理由

评分

参与人数 1鼓励积分 +3 收起 理由
porsche + 3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沙发
发表于 2008-11-20 15:15:2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了???继续呀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5:20:03 | 只看该作者
高球的诱惑

    如果不是因为雍仲临时决定去芒街打两场球,我想我是不会在秋天这个美丽的季节把假期用到越南去的。
    芒街是越南北方靠近中国的一个小镇,东临北部湾,西接谅山、海防等市。芒街所在的广宁省经济比较发达,是越南新兴的经济特区,拥有越南北方最大的边贸市场。
    早餐后我们从南宁出发,两个多小时车程就到达了中越边境的东兴市。东兴与芒街隔河相望,静静流淌的北仑河将这里一分为二,养育着两岸不同背景,不同语言的人民。站在河边,看着穿梭河中的渔船,很难分清哪些是越南船只那些是中国船只。
    一座横跨在北仑河上的大桥将两国连接在一起,这座桥在中越战争期间曾被炸断,中越建交后才得以重建,是两国贸易往来的唯一陆路通道。
   

    跨过北仑河,便是越南国土了。
   

    四处可见色彩艳丽的法式风格建筑,穿梭在路上的摩托车以及满天飞的绿帽子,便是踏上越南土地的第一印象。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5:26:07 | 只看该作者
来之前在网上查资料时看到有人这样形容越南:人瘦、房子瘦、公路瘦、国土瘦。的确。越南的房屋大都窄窄的、长长的,这是因为越南政府的土地都是切成豆腐块来卖,规定建成房屋的门脸不得超过6米,因此每家都尽量把自己的房子建的高高的。越南人在建筑上所运用的色彩既大胆又决不吝啬,经常将明黄、翠绿、粉红和艳蓝这几种颜色搭配在一起,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越南,大凡戴帽子的男人戴的都是绿帽子,货摊上也堆满了这种绿色的硬壳帽。20多年前的越南是一个战事不断的国家,那时的越南男人大多有过当兵的经历,为了防御子弹击中头部,选择了与草木相同的绿色材料做帽子来隐蔽自己。绿帽子也许是为了一种纪念,也许是为了表达一种精神,戴绿帽子的越南男人个个都显得自豪、神气。
   
   
    刚踏上越南的土地,我们这位帅哥就迫不及待的往自己头上扣了一顶。
   

    见过这样的加油站吗?也是戴绿帽的。
   

[ 本帖最后由 阿妹 于 2008-11-20 15:27 编辑 ]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5:34:21 | 只看该作者
.   
    流贯芒街的歌隆河与北仑河相接,歌隆桥下泊满了船只,大量十多二十米长、约2米宽的铁壳船一艘接一艘地往来穿梭,成群结队的码头工人忙着装货卸货,景象十分壮观。
   

    球会给我们订的酒店就在歌隆河岸边。这是芒街唯一的五星级酒店,由中国人经营。在这里几乎感觉不到自己已经身在国外,前台服务说的是汉语,菜牌上印着中文,连电视也是国内的那些频道。
   

   

    到芒街的地下钱庄换了一些越南盾,顿时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我们将享受这短暂的“挥金如土”的“富翁”生活。

芒街IMG_6548.jpg (189.52 KB, 下载次数: 74)

芒街IMG_6548.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5:40:15 | 只看该作者
.
    从芒街往环柱去大概十多公里,有座百多年的茶古半岛天主教堂,整栋建筑保存完整,内部经过认真修缮,外部依然保持着古旧斑剥的历史遗痕。教堂的两边分别塑有十座真人般高的汉白玉耶稣故事雕像,雕工精细。
    这座教堂是当年的法国殖民者留下的,已有百多年历史,因为越南官方重视民间保护,引起梵蒂冈的重视,拔专款用以修缮。修缮工程很好地做到了“修旧如旧”,成为茶古半岛上最重要的历史文物和旅游景点。
    我去的那天下午并不是礼拜时间,教堂一侧的门虚掩着,走进去,只见一位着蓝衣的老太太独自在祷告,我不敢惊动她,悄悄的在后排坐下。整个下午我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老人,听着她喃喃自语的祷告声,看着教堂巨大高敞的穹顶,看着圣坛中央圣母玛利亚那慈祥的面容,感受到了内心的安静和平和。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5:54:40 | 只看该作者
茶古海滩位于茶古半岛,这里也是越南最北零公里公路的起点,一望无际的海岸线和延绵数十公里的沙滩像一条银色的丝带镶嵌在半岛上。芒街国际高尔夫球会就座落在海边,沿着沙滩漫步,透过防风林隐约可以看到绿草如茵的球场。
   

   

    越南最北零公里公路的起点
   

[ 本帖最后由 阿妹 于 2008-11-20 16:06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5:57:11 | 只看该作者
.
    与国内其他球场不同的是,芒街国际高尔夫球会的设计者将得天独厚的地理景观融入球场,异国风情的法式建筑与球场自然的景观融为一体,远处经历百年风霜的天主教堂的钟声和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交相呼应。
    整个球场视野非常开阔,球道以及果岭草保养良好,每洞基本上都依水而建,景色美不胜收。蜿蜒起伏、绿草如毡的球道与蓝天、白云、阳光、海浪、绿地、丘陵、内湖、沙坑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呈现一派苏格兰海滨林克斯风格。
    在这里打球,带给你的不仅仅是纵情挥杆的乐趣和刺激,更多的是置身于大自然,挥杆蓝天碧海间的那种享受和惬意。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6:18:12 | 只看该作者
远方的水翼船

    在越南旅行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儿,这里的人和中国人长得一模一样,但是这里的一切又与中国完全不同。虽然越南也是一个西方游客趋之若骛的地方,但英文在越南的普及程度却远远不及尼泊尔,路上几乎找不到英文的路牌,全是一些看似拼音的字母,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符号,可拼出来的发音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顿时让我尝到了文盲的滋味。每当我操着自己很烂的英语和当地人沟通,鸡同鸭讲了半天对方也还是似懂非懂,把我刚刚在尼泊尔建立起来那点儿自信摧毁的一塌糊涂。
    两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旅行,看不懂地名,听不懂语言,吃住行全靠手里的一本Lonely Planet,居然也让我们在越南的十几天里过得有滋有味、精彩纷呈。
    越南的交通也很值得一提,因为经常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不过我们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倒也觉得蛮有趣儿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6:28:17 | 只看该作者
.   
    我们的第二站是下龙市(HALONG CITY)。从芒街到下龙有两个选择,一是走陆路,180公里,需时5个多小时,且路况不好。二是走水路,搭乘水翼船(Rmb 150元/人),大概3个多小时。我们选择走水路。
    买完船票后大家都坐在售票厅等着,不一会儿,一辆大巴开了过来,只见大伙儿忽拉拉的都上了车,一问,都是坐船去下龙的。赶紧的,我们也跟着上吧。大巴这一通开啊,越开越郊外,越开越荒凉,开的我都以为水翼船改大巴了,忽然,码头到了。
    放眼看去,简陋的码头上泊着几艘破烂的机帆船,哪有水翼船的影子?码头边孤零零的立着一个四面透风的候船室,旁边有个边检站。芒街属于越南的特区,进出都需要经过边防检查。两个边检一边翻看着我俩的护照和签证,一边用越南话说着什么,对我们的询问一概不予理睬,看来,网上说的“麻烦”来了。果不其然,我们需要为没有健康证留下买路钱。来之前专门咨询过,现在到越南旅行已经不需要办理健康证了,而且从芒街入关的时候也没检查这项,这明摆着是敲诈。我们开始据理力争,可他们假装听不懂,就是不放行,眼看着就剩我们俩了,排在前面的女孩跟我们说,他们要5万盾。5万盾也就是20多块人民币,不想和他们再罗嗦,给了算了。没想到给了钱后,这两人还不满足,说两个人要10万盾。贪得无厌啊,这下给惹火了,只见雍仲“啪”的一声把他的证件拍在边防的桌上,这两人翻看着证件,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眼神有点儿怪异,过了一会儿居然把护照和证件都还给了我们,其中一个还嘟囔了一句中文:“不收你们的钱好了。”NND,这家伙居然会中文,还在这里装蒜。一听这话,雍仲一把把桌上已经给他的5万盾又给抢了回来。
    给边防一耽误,候船室里的人早已走的七七八八了,我们赶紧跟着,一看,傻眼了,这难道是水翼船?明明是电影里用来逃难的机帆船嘛,前面几排座位已经坐满了人,后面上船的就只能上炕了,可看着大家坦然的神态,得~咱也入乡随俗吧。船一离开码头,海上就起风了,天也阴了,小破船在风浪里嘟嘟嘟的开着,满船的人都在晃,心想,就这小破船扑腾一路到下龙,半条命也没了。不行,还得问问。原来,这还是过渡,我们的水翼船在远方的海中央停着呢。这是什么事儿啊,乘个船都这么麻烦,一路车呀船呀的倒来倒去的。然而,这就是越南交通的特色,后来我们从下龙到吉婆岛,再到海防,最后到达河内,一路都是不断的车换船,船再换车,换着换着也就习惯了。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终于在茫茫大海上见到了水翼船的庐山真面目。你别说,这船还真不赖,座位宽敞、舒适,我们的座位在前舱一排,巨大的玻璃窗,视野极为开阔。这时,海上的风渐渐的停了,明媚的阳光将整个船舱度上了一层暖色,或许经过前面一路的种种奇遇,此刻坐在水翼船里,我竟然有种幸福的感觉。
   

途中IMG_6799.jpg (196.3 KB, 下载次数: 71)

途中IMG_6799.jpg
11
发表于 2008-11-20 16:46:19 | 只看该作者
偷工减料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7:00:39 | 只看该作者
拜寨的那碗米粉

    下龙市(HALONG CITY)是一个被海湾一分为二的城市,西边的叫做拜寨(BAI CHAY),是旅游区;东边的叫鸿基(HON GAI),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城,住宅区以及政府机构都设在那里。原来两边居民的来往都需要依赖渡轮,去年11月,由日本援建的一座跨海斜拉大桥建成正式通车,如今这东西两部分合在一起,统称为下龙市。
   

    我们抵达的时候已近黄昏,同船结识的小秦姑娘说要带我们去吃拜寨最好的米粉。小秦是桂林人,在下龙的一家中国建筑公司当翻译。我们沿着种满高高椰子树的海滨大道一路往山上走着,小秦不断的指点着旁边的一些建筑向我们介绍着,这是皇家海岸乐园、这是下龙最好的酒店;这家吃海鲜不错、那家的咖啡最香……
    很快,我们来到了小秦说的那家小食摊,街边的树荫下摆着一排低低的桌子和矮矮的塑料圈椅,灶台上一口沸腾的锅冒着香气,一只装着白切鸭的大盘子,还有一只装着雪白米粉的塑料篓子。小秦给我们一人叫了碗鸭肉粉,还点了炸春卷、毛鸡蛋等小吃。桌子中间的小盘里放着切成小块的青柠檬和碎碎的红辣椒,随着粉端上来的一小篮子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有紫苏叶、薄荷叶以及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青菜,将这些绿叶菜和红辣椒浸到粉里,再挤几滴青柠檬,米粉吃在嘴里很爽滑,喝一口汤,哇,那滋味鲜浓又有些许爽口的酸辣,简直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感觉从嗓子、喉咙、食管、到肠胃都舒坦极了。
    小秦说的没错,这的确是最好的米粉,后来我们在吉婆岛和河内又多次吃过各种米粉,始终没有拜寨的这碗令人回味。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7:05:57 | 只看该作者
拜寨是游客集中的地方,各种类型的酒店林立。从HALONG路上山,有几家可以看到海湾风景的小酒店很不错,而且还不贵。 我们住的LECOQ HOTEL(20万盾/天)是一栋天蓝色的建筑,有着小小的花园和餐厅,房间不错,各种设施都很齐全,还有阳台。从窗户望出去,远处的海湾风景尽收眼底。或许这会儿不是旅游旺季,整栋楼就住了我们两个游客,清净自在。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7:13:53 | 只看该作者
漂在下龙湾

    在拜寨的旅游码头和热心的小秦告别,我们登上了一艘开往吉婆岛的游船,接下来的四个多小时里我们的船将一直穿梭漂流在这个有着“海上桂林”之称的下龙湾,沿途还包有三、四个可以下船游览的景点。
    下龙湾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曾经是007系列电影中“007大战金枪客”的外景地。在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山岛林立,星罗棋布,姿态万千,这里究竟有多少岛屿多少山峰,至今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据船长介绍说,已经被命名的山和小岛就有1000多座了,还不算那些多得数不清的溶洞。
   

    我们乘坐的这艘漂亮的木制游船有着高高的桅杆,底层是餐厅兼客舱,被一个十人左右的日本团包了;顶层是驾驶室和宽敞的露台,船长是一位帅气越南小伙子,由于小秦的特别叮嘱,船长将我俩安排在船长室,这样整个顶层等于被我们包了。
    天朗云淡,阳光如风一般在海面游走,绿蓝色的海水干净明澈,远处的岛屿和海面上其它的游船都被阳光抹上明亮的色彩。坐在顶层的长凳上,海风徐徐吹来,伴着轻松愉快的音乐,那感觉美妙极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7:26:57 | 只看该作者
.   
    关于下龙湾的名称来历有种种传说,都和神龙有关。“下龙”的意思就是“神龙入海的地方”。传说下龙湾的岛屿就是住在山上的神龙创造的。当神龙跑向海岸时,它甩动的尾巴凿出了许多山谷和裂缝;当它入海时,这些裂缝都注入了海水,只有一些高地还留在海面上。还有人说有一群白龙从远方飞来,被这里的绮丽风光所吸引,从天上下来留在海湾里。白龙翻腾激浪,化作千姿百态的奇山异岛。据科学工作者考证,这里是原来欧亚大陆的一部分,后沉入海中,形成了这种自然奇观。
    游船行进在水平如镜的海面上,不知不觉间你被引入了一幅徐徐展开的长长的画卷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将海面上的一座座山、石、小岛雕琢得形状各异,有的如直插水中的筷子,有的如浮在水面的大鼎,有的如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如争斗的雄鸡,最有名的是蛤蟆岛,其形状尤如一只蛤蟆,端坐在海面上,嘴里还衔着青草,栩栩如生。
      斗鸡石

      蛤蟆岛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7:34:29 | 只看该作者
.   
    一边欣赏着沿途的美景,一边和帅哥船长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其实帅哥的英语也讲不了几句,却很喜欢同我们说话,他一会儿指导我们学习掌舵;一会儿又客串一下导演,让我俩在船头模仿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经典的动作,并为我们拍照。
    海面上不时有游船经过,船上的游人和我们招手,我们热情地回应着;船经过水上餐厅,那里有很多渔民都居住在渔排上,他们和我们招手,我们热情地回应着;有划着小船来叫卖的小贩,满船的香蕉、芒果、红毛丹和火龙果,姹紫嫣红,他们和我们招手,我们热情地回应着……很多时候语言是多余的,我们都用一颗快乐的心和会心的微笑去感受和体会着旅途中的一切。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7:43:44 | 只看该作者
色彩斑斓的吉婆岛

    在越南北部看海,最美就是吉婆岛
    而吉婆岛最迷人的,就是在黄昏时看海
    我们非常幸运,接连两天都见到了绚丽的晚霞
   

         

   
18
发表于 2008-11-20 18: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又能读到阿妹的大作,真好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8:13:43 | 只看该作者
.   
    吉婆岛是下龙湾唯一有人居住的岛屿,岛上有一大片漫无边际的原始森林,森林里繁殖栖息着多种珍禽异兽,生长着众多的珍贵树木,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动植物园。为了保护岛屿和濒危的吉婆叶猴,一半左右的岛屿在1986年被列为国家公园。现在岛上的居民都集中在吉婆岛南部的镇上,主要从事渔业。
    吉婆岛上群山起伏,绿意葱荣,周围是曲折的海岸线和一个个波平浪静的海湾。岛上的建筑混合了东方亚热带海滨风情和法兰西的浪漫风格,色彩的运用更加鲜艳和大胆。去往山间、海滩、国家公园的道路交汇于镇中心海滨的渔船码头前。港湾里密密麻麻停泊着彩色的木船和一些漂浮在海上的海鲜餐馆,每天早上三五成群的游人在木船哒哒的马达声中渐渐的消失在不远处的外海下龙湾,到了傍晚又陆续返回一些,周而复始。
    我们住的Hoang Huong Hotel就在海滨一带,这个家庭经营的旅馆有着巨大的窗户,无敌的海景,看店的男孩不太会英语,但一通连说带比划之后我们把房价谈到了10美元/天。岛上的游人不多,整个酒店又是仅仅住了我们俩。说来奇怪,一路走来,始终没有遇到过自己的同胞游客,且不说背包的了,就连旅行团都没见到一个,我们常去的那家餐馆老板一开始竟把我们当成新加坡人,真是郁闷。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8:25:32 | 只看该作者
.   
    从住的地方沿着渔船码头左手边的山路步行大概10分钟左右,在海滨石山之间,高高的悬崖和漂亮的沙滩就赫然出现在眼前,这是两个分别命名为Cat Co beach 1和Cat Co beach 2的沙滩。两个沙滩被山崖阻断,1号沙滩相对来说大一些,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游人,还有当地的居民都在这里游泳;2号沙滩被山围成了一湾,是最清静,也是最吸引人的海滩,不少西方游客在这里自在的享受日光浴。分割1号和2号海滩的山崖上有一条木栈道将两个海滩连接起来,栈道绕着悬崖依山势海景而建,海水就在脚下撞击着岩石,但由于年久失修,靠海一边的防护栏杆都快锈没了,目前已经暂时关闭。

    1号沙滩
   

     2号沙滩
       

    通往1号和2号沙滩的另一个岔路口往下走就是3号沙滩,它的悠闲和精致一眼就能看得出,不仅没什么人,就连摆放的躺椅都明显的比1号和2号的高出一个档次,这里有一幢欧式建筑的豪华酒店,似乎这块沙滩的美丽只属于少数人。

吉婆岛IMG_7788.jpg (192.94 KB, 下载次数: 74)

吉婆岛IMG_7788.jpg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8:28:14 | 只看该作者
.         
    夜晚的吉婆岛多了点儿纸醉金迷,酒吧和咖啡屋霓虹闪烁,三三两两的金发老外坐在门口喝啤酒。晚饭后我俩坐在酒店阳台上喝着可乐吹海风,深蓝色的天空,大团云层被吹掉,显出干干净净的光泽。想起了去年在博卡拉看星星的那个夜晚。此刻天上的星星并不明亮密集,但我心中却充满了宁静和快乐,因为这么美好的夜晚,不再是我一个人看星星了。
   
22
发表于 2008-11-20 18:31:40 | 只看该作者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8:35:33 | 只看该作者
“雷”在河内

   

    在一轮车渡船,船换车,车再换车的四小时旅途之后,河内到了。
    街上一片喧腾,杂乱无章的建筑,蛛网般的电线,窄窄的街道,男人戴绿帽,女人戴口罩,黄蜂一样嗡嗡作响的摩托车呼啸而来又绝尘而去……刚跨出车门的我结结实实的给“雷”了一下。
   

    直奔背包客云集的老街区,在三十六行街的 TAM THUONG 巷子里集中了好几家 GH,这是一条窄极了的小巷,里面走来晃去的都是背着大包的西方游客,有的来这里入住,有的则正在离开。我们找到了LP上推荐的 MANH DUNG GUESTHOUSE,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三天48万盾(约30美金)拿下,这里的房间是小小的,红木门窗显得古色古香,不可思议的是浴室里居然还有一个按摩浴缸,又给“雷”了一小下。越南的民房都是瘦高瘦高的,MANH DUNG 的好处就是有电梯,只是这部电梯是我见过的最袖珍的,勉强可以挤进去四个人,还不能有胖子。
   
    小巷里的MANH DUNG GUESTHOUSE,一楼是小小的休息室,还能上网。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8:36:24 | 只看该作者
.   
   
    河内的街道很少有英文标志,越南的文字虽然很像我们中国的拼音,但发音却常常南辕北辙。好在河内有个还剑湖(Ho Hoan Kiem),位于老街区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坐标,每当我们在迷宫一样的老街区走的晕头转向时,只要一找到还剑湖的就能搞清楚方向。
    传说在15世纪中叶,李岱铎(Ly Thai To)皇帝从上天那里得到了一把神奇的剑,凭着这把宝剑,他奋战10年,战胜外敌而平定天下。终于脱离中国明朝统治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后,便驾着小舟来到还剑湖的湖心,将神剑还给神龟,据说这只神龟从李太祖手中收回神剑后,就马上潜入湖中,从此消失无踪,“还剑湖”之名便由此来。
   

    要说越南人运用色彩之大胆你不服都不行,绿油油的湖面上架着一座红彤彤的木桥,顿时给“雷”倒了。
   

[ 本帖最后由 阿妹 于 2008-11-20 20:21 编辑 ]
25
发表于 2008-11-20 20:07:45 | 只看该作者
发现阿妹对绿帽子情有独钟,可以弄些回来批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车迷网 ( 粤ICP备10225138号 )

GMT+8, 2024-6-4 12:48 , Processed in 0.075005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2001-2007 车迷网 所有内容 版权所有
网页风格制作: 虫虫 技术支持: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