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举报
原帖由 ricohben 于 2009-12-14 14:12 发表 BRT 几多油水捞先得架。睇下路边的工程牌: 管理发包一个单位 施工一个单位 监理一个单位;层层发包落去。本来100元可以搞掂的,最后到施工方可能去到200元了。BRT 系拉升GDP的好工具。
原帖由 浪得虚名 于 2009-12-14 13:13 发表 楼主在妖魔化建筑企业。那些泥头车队,实际上是市政局排放处领导的亲戚开的,其他人想干也干不了。施工企业,也一定要高价找这些泥头车才能完成运输任务,不然根本就没办法施工。 至于你提到的“天河区余泥管理部 ...
原帖由 ricohben 于 2009/12/14 14:12 发表 BRT 几多油水捞先得架。睇下路边的工程牌: 管理发包一个单位 施工一个单位 监理一个单位;层层发包落去。本来100元可以搞掂的,最后到施工方可能去到200元了。BRT 系拉升GDP的好工具。
原帖由 浪得虚名 于 2009-12-18 14:33 发表 几个单位是互相制约的,关系及费用比例大概如下 业主,BRT项目的业主,一般是市政园林局,或者专门设立的一个“项目办”,属于拨款单位,所有的钱都从这里出(当然是纳税人的钱了),业主人员本身的话费也要在项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扫描二维码,关注论坛
|小黑屋|手机版|车迷网 ( 粤ICP备10225138号 )
GMT+8, 2025-5-5 19:15 , Processed in 0.034274 second(s), 1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