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迷网
标题:
ZT:韩寒谈电瓶车
[打印本页]
作者:
Shawn
时间:
2009-12-14 23:12
标题:
ZT:韩寒谈电瓶车
给点咸菜吃(2009-12-14 12:21:58)标签:杂谈
我国的新闻给我的启示是经常让我知道原来我国有各种各样的部门,这次,我就知道了国家标准委员会。
国家标准委员会在内部制定了官员一顿饭不许超过十万元,官员一次包二奶不准超过五个,官员一次叫小姐不得超过双飞,官员一次受贿不准超过一亿等标准之后,将视角和触角伸向了民间,要规定电瓶车不准超过15到20公里每小时,重量不得超过40公斤,否则将按照机动车来管理。
为什么有这个标准的出台呢?很简单,商人是靠出台产品盈利的,ZF是靠出台政策盈利的,有了这个标准以后,大部分的电瓶车将要被划为轻便摩托车或者电动摩托车(电动摩托车,这个词汇真新鲜),无论在牌照和税费上都将大大增加。我不是特别理解,相关部门如果是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幌子的话,那么这一部分超过标准的车,缴纳了更高的费用以后,难道变得更安全了一点吗?
难道除了信春哥能不死以外,多交税也能不死吗?
这次的改革上,我们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必杀的决心。因为相关部门知道,通过技术手段,狡猾的刁民可以将本来是40公里极速的电瓶车在检验时限速到20公里甚至15公里的国家标准,这一来相关部门钞票就收不到了,怎么办呢?于是就又出台了40公斤的标准,因为跑的比较快的电瓶车难免重量就重,这下你就没辙了。我建议劳苦人民如果电瓶车的确超标了,等标准实行以后,在检验时将占据重量大头的电瓶,轮胎轮圈等拆除,告诉他们,因为信ZF,信国家,这人一有信仰,不光不死,而且这电瓶车连没电没轱辘也能开。
任何的交通都是要付出代价的,ZF以安全的名义限制了摩托车很多时间。在其他国家,毕业以后年轻小伙子创业的阶段,一台摩托车是陪伴他青春的记忆,对于很多不那么富裕的家庭,摩托车是出行必须的交通工具,你不能要求每个人必须要去坐公共交通。后来这些原本骑摩托车的人,一部分人选择了地铁和公交,一部分人买了小车,一部分人买了电瓶车。选择地铁和公交的,最近票价都涨了,选择了小汽车的,油价也涨了,在某些奇特的城市还要收牌照费用和道路使用费,但是选择了电瓶车的那些人,也就是这批人中最弱势的那些人,相关部门一直没有能够从他们身上捞到油水,好不容易电价涨了吧,这钱还不归自己。于是,公平公正的原则体现了出来,当年从摩托车上赶下来的那一批人,都要赚到你。
那么电动车安全么?不安全。因为电动车无声无息,而且刹车性能差,很多电瓶车能开到甚至超过50的速度。但是电动车驾驶员撞死人的事情很少见,更多的是电动车驾驶员被别人撞死。实施新标准以后,对于他们依然被别人撞死似乎没有什么帮助。电动车的标准很简单,应该是牌照登记等手续彻底免费,限制速度不能超过35到40,必须使用碟刹,使用头盔。尤其是必须使用碟刹。我看过市面上很多电瓶车,我看到的大部分能超过50的超级电瓶车,其实所配套的刹车系统和能开到50的轻便摩托车是一样的,都已经主动配备碟刹,这让我很欣慰。这说明这些厂家虽然技术活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基本的良心还是要比一些相关部门要好的,就是你多交钱,服务和配套也会相对应的提升。但电瓶车超过50还是有点危险的,因为轮胎配置比较差,悄然无息,这个速度就可能对行人造成比较大的伤害。
我有一个邻居,在上海金山石化的某个工厂上班,每天回家要坐公交车25公里回到亭林家中。但是他的公司经常加班,加班了以后他就没有车回家了。他的月薪是1600元,在周围很多的工厂里,这已经算不错的。周围的房价都是1万元。他想买一个摩托车,看中了一台4000多的,要去买。我说我这里有一台一模一样的小摩托车,我开了大概100公里,我1000多元卖给你(请要提问你为什么不直接送给他的脑残朋友多动动脑筋)。一周后,朋友说,我不要你的那台了,虽然便宜,但是还要上牌照的钱,最主要是油钱很高,我一个月要加掉快四五百块钱油了,我承担不起。你看我的电瓶车,也能开到50。
如果实行了标准以后,我这位朋友的命运就很叵测了,他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交一笔钱,还是开着它的“电动摩托车”,半个小时多到家,如果运气好,可以活到老,另外一种是换一个国家标准的,但每天回家需要开两个小时左右,无论冬雨还是盛夏,而且他的电量还有相当的可能是开不回家的。
电瓶车是这个城市里倒数第二弱势的人群使用的交通工具,他们往往是疲于奔命的人,你不能让他们以70码的速度去送命,你也不能让他们以15码的速度去奔命。无论如何,我认为相关部门不能再多收他们一分钱了。有些人可以吃鲍鱼,但不能因为看见吃咸菜的人吃太多咸菜而制定一个标准,说你每天必须吃规定量的咸菜,否则太咸了有害身体健康,但解决的办法又不是给人家肉吃,而是将人家已经多吃的或者即将多吃的咸菜按照肉来收费。你以为人家那么乐意吃咸菜吗,你吃一个试试。当然,可能你偶然吃咸菜还觉得挺好吃,
就像XX省省长偶然在机动车道里骑自行车上班一次感觉很不错一样。牛逼你就天天吃。
[
本帖最后由 Shawn 于 2009-12-14 23:15 编辑
]
0a7fcecc2117d37e7ba86cbb4ca9bc32.jpg
(30.1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2009-12-14 23:12 上传
作者:
Shawn
时间:
2009-12-14 23:19
上海同广州唔同,上海好似周围都有电瓶车,同一国度唔同政策
有心禁电瓶车就直接禁,又要规定时速又要规定重量,摆明就系想多收税
如果广州解禁电瓶车,会乱成点?回到千军万马过海珠桥时代?公车地铁都已经人满为患
作者:
尔东
时间:
2009-12-15 00:13
不好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说法。毕竟是穷人多!!!
作者:
FitPan
时间:
2009-12-15 10:36
因地制宜,乱七八糟。
作者:
《田园》
时间:
2009-12-15 10:47
我赞成订立电动车的标准,现在唔系标准订得如何的问题,系这个标准在电动车出世前,就应该订出来!大家再想想,一般人骑单车的速度,比较快的也就15-20公里,所以,电动车订个20公里以下也合理。大家没看到现在电动车满街以40-50公里速度飞驰,在人车混合路段、在机动车道上都可以见到电动车搭载着大量货物左穿右插的,对人对己都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规范电动车标准、规范城市中自行车使用环境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作者:
辉仔记
时间:
2009-12-15 11:03
就像XX省省长偶然在机动车道里骑自行车上班一次感觉很不错一样。牛逼你就天天吃。
就好似我地的市长大人,一年坐一两次地铁就更系好玩啦,牛逼你就天天坐。做SHOW姐!
作者:
858
时间:
2009-12-15 12:44
其实,我朝每年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不是矿难,而是道路交通;而道路交通死亡的人中,至少90%以上跟汽车有关,所以,ZF应该禁止汽车才对。
都说广州的灰霾主要来自于汽车,ZF应该禁止汽车才对,而不是禁止非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不必搞什么黄啊绿啊什么婊的。
一个人,连羞耻感都没有了,它做出任何事情都不足为奇了。
你知道医治头痛的最好方法吗?
砍了!
作者:
police
时间:
2009-12-15 13:04
交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假如在当今都是没办法实现的。
现在的感觉,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厂在贼喊抓贼。
作者:
生记
时间:
2009-12-15 13:22
中国的电动自行车根本就是在变态官员制定的变态限摩、禁摩及高油价的政策下产生的怪胎,现在又想用非常的手段限制怪胎的发展,最后只会越搞越乱,因为它们太小看底层民众的智慧。
作者:
影像缉捕
时间:
2009-12-15 17:17
政策沦为捞钱的文字条款很久了。
作者:
游标
时间:
2009-12-15 19:48
我踩單車上班,14公里路程37分鐘,一般都可以保持到30公里時速,勤力尐嘅話重可以踩到近40,唔知以後唔會唔定條嘢話如果時速超過20公里嘅單車就要被認為係“生物機動車”要收費。
[
本帖最后由 游标 于 2009-12-15 19:50 编辑
]
欢迎光临 车迷网 (http://www.autofans.cn/)
Powered by Discuz! X3.2